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cubiqu.com

第112节(1 / 3)

看到无名兄这么爱吃甜味,樊伉暗自下定决心,等到以后有条件,他就多种点甜菜制糖,再弄个养蜂场,一年割个几百斤蜜自己吃也不错。

爱吃甜食的无名兄没过几天便照樊伉所说,取来几段实心树干凿空,仿照蜜蜂野外生存环境做了几个蜂桶,涂上一层新收的蜂蜜,去外头捉了只野蜂王回来,剪去翅膀,再将蜂脾移进蜂桶,在山里选了个冬暖夏凉的树洞放着。

“这样就行了?”无名看着被自己亲手放进去的蜂桶,蹙眉,“养得活么?”

“我看行。”樊伉笑道,“这里蜜源充足,现在光咱们庄子就有六千多亩的芸薹花,山里还有不少果子树,等到芸薹谢了,洋槐又开了,还有荆条花、枣花都能采蜜。我们又不多养,就只养这几桶,便是不成也没甚损失。”

“好吧。”无名接受了他的解释,“若是能养得活,明年就多做点。”

他对卖钱没兴趣,但养点蜂自己割蜜吃还是满心欢喜的。

樊伉虽然现在只是个小小少年的模样,但芯子却是个成熟的大人,虽然有点贪口腹之欲,但并不执着。

蜂桶放置好之后很快便置之脑后,一门心思扑在红薯育苗的事情上面。

胥珲是个好长者,也是个好长官,他愿意承担风险,在他的管辖之地推广红薯种植,樊伉自然不能马虎。

他去年就和胥珲约定好,今年卖红薯苗给县中农户试种,所以对此非常上心。

彼时县中大部分农户春耕已经种完,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在樊伉育苗的地里。

那里正在育着的可是传说中能亩产超十石的新粮种。

系统的种薯很好,出苗率很高,而且还抗冻耐贫瘠,委实是不可多得的良种。

樊伉育了将近三十亩地沙地的苗床,因为照料得当,长势颇佳。

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粮食作物,好奇的人很多,然而真正买苗种的却并不多,更多的人只是在观望等待。

第一个上门买苗的依然是张公子彦。

对于这个自己来舞阳后时常支持他工作的张氏大公子,樊伉给出了相当优惠的价格,一亩地苗二十斤粮的价格卖了张公子五十亩地的苗。

“这是试种的契书。”负责卖红薯苗的健仆奉上用雪白的纸张写下的契书。

张氏下仆微愣:“还要签契书的?”

“那当然。”健仆昂起下巴,道,“红薯苗这么珍贵的东西自然也要细心照顾,若是不小心种死了怎么办?郎君说了,但凡是想从庄子里买红薯苗的,必须照着郎君所拟的红薯种植大全精心照顾,且保证亩产不得低于七石才行。不然我们郎君不卖。”

张氏下仆不识字,不敢轻易做主,只得转身去找一同前来的吴征商量。

吴征正旁观樊伉督促别人如何取苗剪藤,听了契书的事之后,也是一副卧槽脸地看着樊伉。

樊伉捧着碗笑道:“契书确是我拟的,主要是红薯这个物种大家还是第一次种,没有经验,我算是种过两轮,对红薯的习性和田间管理多少熟知一些,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家着想,免得种法不法,费时费力最后却一无所获,倒是我的罪过了。”

吴征心里想我信了你的鬼,但面上却还要称赞樊伉一声想得周全。拿起契书扫了一眼,果然如健仆所说,心中不由大感惊奇,心想这兴平侯果真有意思,拟这个契书是怕别人买了红薯苗却不好生种,浪费他的苗吧?

张氏不缺钱财,粮食满仓,原本张公子彦对这红薯苗其实也不太看重,会第一个跑来买也是带了点讨好兴平侯的意思。以兴平侯的身份地位,别说十石粮,便是千石粮也值得交好。

照他们家公子那脾性,说不定红薯苗拉回来就会被他忘在脑后。

但如今兴平侯这契书一签,这红薯苗便是不重视也不行,一旦签下契书,便是答应了兴平侯的条件,随便糊弄可不行。

算了算了,五十亩沙地而已,张氏不缺这点沙地,也不缺这点种地的人手,索性好人做到底吧。

吴征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,大手一军,利落地在契书上签下大名。

卖苗的健仆趁势送上一份纸质版的红薯种植大全。

“我们郎君说了,张公子彦是他的友人,所以这份由我们郎君亲拟的红薯种植大全便赠送给府上公子,若是换了别人,这也是得拿钱买的。”

卖红薯苗的健仆十分会说话,一番话说得张府的人昂首挺胸,只觉自家公子果然独具慧眼,在兴平侯初到舞阳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和兴平侯攀上关系,就连他们这些做下奴的也与有荣焉。

吴征笑眯眯地看了一眼这个会说话的健仆一眼,接过樊伉赠送的红薯种植大全,心情微妙地拖着红薯苗回去了。

第二个上门的是舞阳的长官胥珲。

与张公子彦明显带着交好兴平侯的目的不同,胥珲则是单纯地想要支持他的工作。

自打樊伉来到舞阳后所做的那一桩桩一件件事迹,胥珲对他的印象已经完全改观,再不拿他当成一个不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